杨佩宁突然表示要开诚布公,着实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惊惶之后又是一阵无措的空白,不是不知道问什么,而是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问。
按照我之前入梦、以及现实中的经历来看,杨佩宁在很早之前、甚至可能是1984年之前,就已经加入了E.C.S.O。
尤其是在“0713鬼地震”的梦境中,E.C.S.O的周祺还说是杨佩宁创立了E.C.S.O中的“威胁派”。
虽然后来在另一个“梦境”里得到解释、说那只不过是个认知偏差的误会,但当时给我线索的,只是杨佩宁的“伪意识”,而且那个“伪意识”也未必会说实话。
所以种种原因叠加起来,我实在很难对杨佩宁产生信任,更何况他要的还是“绝对信任”。
咬着嘴唇、转着眼珠想了半晌,我最终还是决定不纠结身份,毕竟想要准确的判断一个人,就不能听他说什么,而是要看他做什么。
思路到这,我深吸口气板住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威严一点:“你想让我做什么?为什么需要我来做?你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一连提出了三个问题,表面上好像还是在“听他说”,但其实只有第一个问题,才是我真正想知道的重点。
倒不是我只想知道这个,而是依照现有的参考条件来看,所有那些我想知道的问题中,只有这个是杨佩宁不会、也不能撒谎的部分。
毕竟几秒钟前,他刚说需要我的“绝对信任”,而在我们稍后要进行的行动中,无论他说的多么天花乱坠,行动的本身和底层逻辑都是不会变的。
所以只要他敢撒谎、哪怕只是耍诈,我都会在行动的时候发现端倪,届时我必不可能再信任他,也就等于是他自己放弃了我的“绝对信任”。
当然,即便有“绝对信任”这个硬性前提,杨佩宁也不是百分之百的不会撒谎,比如“需要绝对信任”的本身就是谎言,那样他也就不用在意败露了。
不过那是一个相当极端的情况,实际发生的可能性,可能连十万分之一都不到。
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如果杨佩宁需要我、却不需要我信任他,那他根本不用亲自来找我,随便留下几条线索、引我过去找他就可以了。
用半秒重新捋顺了整套逻辑,随后我便看向杨佩宁、静静等待着他的回答。
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杨佩宁转头看了我一眼:“没了?只想问这些?”
我用表情“思考”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