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文臣武将,一个个面带喜悦,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掩饰。
众人还在议论纷纷,赵雍大展神威,收服吕布,斩杀董卓的英勇事迹。
与先前董卓执政之时,朝堂一片死气沉沉,有着截然不同。
看到这里,刘协内心的喜悦,也难以言表,喜笑颜开。
他非常清楚,朝堂之所以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转变,全部都是靠着赵雍。
若非赵雍成功解决董卓,这一大麻烦。
他刘协到现在为止,还是董卓的阶下囚。
甚至还有可能,被董卓篡位成功,丢掉大汉天子的宝座。
所有的一切,全部都要归功于眼前的赵雍。
想到此处,刘协朗声一笑。
“此次多亏了宛城侯,不远千里从宛城赶到长安,救援朕。”
“宛城侯救驾有功,才让朕免遭董贼的羞辱,才保住了朕大汉天子的保卫,保住了我大汉400年的基业。”
“朕先前当着文武百官,三军将士以及满城百姓的面,宣布封宛城和为王。不知道诸位觉得如何?”
这番话一出,让原本欢呼雀跃,一片喜气洋洋的朝堂,顿时沉寂下来。
所有的人都收敛笑容,莫不作声。
众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擅自表达着什么。
毕竟此时出言,就相当于战队。
在形势尚未明了之前,众人还是选择明哲保身。
恰在此时,身为司空的土孙瑞却走上前来,朝着刘协恭恭敬敬的拱了拱手。
“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
听到这里,刘协皱着眉头,下意识的询问道:“爱卿觉得,为何不可。”
“陛下,宛城侯虽然不远千里救驾,斩杀董卓,有大功于陛下,有大功于我大汉江山。”
“可高祖皇帝当年,早就立下规矩,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诛之。”
“有高祖皇帝遗训在此,陛下若是执意封宛城侯为王,岂不是违背高祖皇帝的遗训,恳请陛下三思。”
就在土孙瑞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侍中刘博也走上前来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微臣以为,司空大人言之有理,宛城侯虽然有着救驾的功劳,可他私自率领着大军开尽长安城。”
“此举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除非宛城侯,先将所有的兵权,全部都交到陛下的手中,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