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高句丽使团中的一名青年被震惊的说不出话,这一切太熟悉了,这自行车,这水泥路,还有这拖更狗的故事,怎么听都是自己那个年代的呀,一定要找到这背后的人,也不知道会不会是自己的宿舍的。
此时的李恪正在两仪殿陪李二批阅奏折,没办法你南山军营都进驻长安城了,我得把你看好。
李恪百无聊赖的翻看着李二批阅过的奏章,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父皇,这些人写的奏章怎么都是废话?”。
李二有些疑惑从堆积如山的奏章中抬起头,“啊?”。
李恪指着其中一份奏折“这里边正事没有一件,通篇都在问您吃了没,喝了没,祝你龙体健康,这种折子有什么用,这不废话吗,除了增加您批阅奏折的时间,一点用处都没”。
李二摆摆手“这你就不懂了,这奏折上不是有这名官员的属地和官职,当这个地区发生任何事情,朕立马就能想到,这个地方是谁的辖区,离谁近,应该找谁,朕心情好了在回个已阅,朕知道了,让那些官员有存在感,知道朕还关心他们,大唐还记得他们,这也是稳定下方官员人心的一种手段”。
李恪尴尬一笑,“这不就是刷脸么,让您能记住他”,心中却想到,这可能也是拱卫中央集权的一种办法吧,给皇帝上折子也是给臣子洗脑的一种表现,你天天脑中就想着怎么给皇帝上折子了,无形之间皇权在你心中的地位已经高不可攀。
李二点点头“嗯,你这个说法很新颖,倒也能这么说”。
李恪感叹,“哎,这当皇帝也挺累的,还是做个富家翁舒服”。
李二不以为意的翻开新的奏折头也不抬的说道,“哪有那么简单,你不找事,事找你,你以为富家翁就没人惦记?那些个官员看你有钱不得想方设法的坑你?,你看着简单是因为你有皇子的身份,你换做平常人试试,你那工坊,早都没了”。
李恪细细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嗯,父皇说的有道理”。
李二呵呵一笑,“你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不要有点成绩就翘尾巴,离开这层皮,朕也就是个平民百姓,你也就是个落魄的农村娃”。
李恪很难想象这样的话会从李二口中说出来,顿时对李二的看法又加深了几分,天可汗这名头还真不是盖得呀。
李二看着李恪陷入沉思,呵呵一笑,“怎么,朕这几句话触及你灵魂了?你要想坐到这个位置,路还长着呢”。
李恪摆摆手,“那您可真是想多了父皇,您那个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