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气死,既要吃人家肉,还要喝人家血,想罢有点担心刚刚攻占下来的东突厥人,要是看到这份报纸以后的反应。
殊不知东突厥的百姓们根本没空管你这些,都忙着给分得的牛羊打记号呢,因为一部分是给你的,一部分是借给你的,要还的,整个东突厥的牧民们都在心中感谢李恪着呢,哪里知道被李恪背刺。
即使到后来偶然间得知以后,也矢口否认,殿下绝不可能那样说他深爱的东突厥子民,殿下说的肯定是西突厥,后来西突厥收复以后,两边为此还陷入了长时间的骂战。
下一版便是南山军营招兵的通知,标题上用一句古诗写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诗一看就是仁表又顶别人号了。
随后大致翻阅了一遍,终于在背面的右下角看到了那则李恪安排工坊刊登的趣味问答,还是那个经典问题,雉兔同笼。
李恪非常好奇今日会不会就有人算出答案,于是告诉侯管家前三名一定要带来让自己看看,要不是今天还要坑老郑,自己就去海捞守着了。
李恪稍微在床上磨蹭了一会,想着等等王仁表,一起吃早饭,结果开门出来,看到王仁表已经在桌上吃了半天了。
李恪翻了个白眼,“等你半天,结果你自己先吃上了”。
王仁表打了个饱嗝看向李恪“这王府的饭还用等?不是来了随时都有?”。
李恪撇撇嘴“咋,你王家后厨十二时辰都有人守着?”随后话锋一转“发电机做的怎么样了?”。
王仁表擦了擦嘴回道“嗯,做了一个小的,正让坊里的工匠在大的上头照葫芦画瓢绕铜丝呢,倒是你,今天叫我啥事呀”。
李恪神秘一笑“搓两把”。
王仁表听后眼前一亮“嗯,好久没搓了哦,咱这还差俩人呢呀”。
“一会就来了,我喊了荥阳老郑和陇西老李”,李恪一边喝着胡辣汤一边看了一眼门口。
王仁表也嘿嘿一笑“你小子肯定没憋好屁,不过我喜欢,哈哈”。
二人吃过饭以后,就来到了李恪早已经准备好的麻将桌前,等待其他两人的到来,不多时李宝便提着一些礼品来到了李恪府上,李恪连忙起身迎了出来,“李叔,你说你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呀,哈哈”。
李宝哈哈一笑把手中礼品递给侯管家:“殿下说笑啦,翻修这长安城,老朽可是跟在您后边大赚了一笔,岂能不给殿下意思意思,再者说咱陇西李氏在如今这长安城中,谁见了面不得夸咱几句,就冲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