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童贯在,李成愈发恭敬,将在朝城所遇所知悉数相告,没有丝毫夸大虚词。
听完李成禀报,童贯轻舒眉展,放松话道。
“贼子屡败官军,已是骄纵,竟不尽起大军,而是只发数员贼头,料来是轻视我等,不肯尽力,若是这般,我军或可胜之,为国出力,以剿除梁山贼首,乱贼军心。”
梁中书不善军事,听得童贯这个老‘军伍’所言,他不疑其它,只点头赞道。
“为国出力,本就是我等官员职责。贼子闹大,若能剪除,也算是为官家解忧了。”
见二位上官都有心除贼,李成适时举荐道。
“恩相,那梁山贼子狡诈猖獗,厮杀斗狠,极欲搏命,小人愿举一员上将之才以抵梁山。”
童贯前番领军,自从被史文恭阵前斗将狠狠惊吓住后,他算是对梁山好汉有了深刻的认识。
这些厮杀汉那是真能打啊!
可用大军压阵,绝不可以阵前斗将,因此童贯还把史文恭的名字都绣在了袍底,好以此随时提醒自己。
现下听到李成要举荐一员上将抵对梁山,童贯心底暗暗不悦。
李成不过是大名府一都监,能够认识什么真正的上将之才,怕不是他的什么亲戚朋友之类的。
若是梁山来袭,到时李成举荐的人一出阵就被梁山宰了,岂不是会使军心受损,凭白让梁山逞威。
大战在即,不思尽心为国出力,还在勾朋结友,真是一个没脑子的短视之人。
童贯只觉李成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他决定稍后便和梁中书商议一下,将李成这个都监动一动,不要让这种无国无家的小人高居上位,误了朝廷大事。
李成不知童贯对他的印象变差了,他还在向梁中书举荐能人。
梁中书亦是觉得奇怪,自他来到大名府任职,李成便在他麾下听命,多年来李成也不曾向他举荐过人才。
若是李成真认识什么了得的人才,那怎么不早点举荐,非得等梁山来犯时,才想到举荐人才,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凭他对李成的重用,李成举荐的人,再是不济,他也能随意打发个官职听用,根本不用等到现在啊!
奇哉!
怪哉!
出于好奇心,梁中书热切问道。
“不知是何人氏?竟能抵御梁山贼子,可得都监如此盛赞?”
李成不慌不忙,向梁中书拜道。
“此人武艺精熟,闻名河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