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而成。
而酆美久在御前效力,又是从三品御前飞龙大将,日夜随伺赵官家左右可能有点夸张,但他知道的一些机密事务一定是吴用没有办法知晓的。
前文提过赵宋朝廷出兵征剿梁山泊,先派出的统帅是高俅,而不是童贯,是因为童贯那时不在东京。
童贯作为赵佶最宠幸的统兵元帅,自然是不会希望有人在这方面和自己争权,但有战事,他一定会在赵佶面前一力担之,死死握住权力。
前次童贯不在东京,这才让高俅找到机会,只是高俅没料到梁山会是他的葬身之地罢了。
之所以童贯不在东京,不是他去了西北,而是他受命出使辽国。
童贯出使辽国,深刻见识到现在的辽国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骑射无双,一度将大宋按在地上摩擦的第一强国,反而是一个腐败不堪、外强中干的病老虎,再也无法扬威逞凶了。
更重要的是童贯在辽国时,还听到前些年发人来东京汴梁进贡的金人在这两年将辽国打的连爹都快不认识,有着越来越强的趋势,实在是让人不可置信。
金人是什么样的,童贯亦是知晓一点。
衣不蔽体,茹毛饮血,刀枪不足,甲备不全,毫无礼仪,不堪教化,看起来连西夏都不如。
似这般山林野人都能将辽国打的节节败退,足以证明辽国是真的不行了。
所以童贯没有在辽国久留,便匆匆赶回大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赵佶。
赵佶一听,顿觉天命在他,光宗耀祖,收复燕云十六州,将欺压他赵家百年的辽贼一举干翻的使命就要在他手上实现了,不由得十分激动,连自己有几斤几两都不知道了。
说赵佶蠢笨吧,他在搞艺术这方面真的是少有人及,可说他聪明吧,接下来的操作又很迷。
辽国再是不济,那也是国力强于大宋的国家,人口虽比不上大宋,但也有近千万,可金国一个千人部落起家的小势力,却能成为辽国的心腹大患,这还不能证明金人也是很能打嘛。
金国在微末之时都敢打辽国,那壮大起来顺势打大宋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昔日宋太宗故事犹在眼前啊。
新生国家不就是要打打打,直到打不动了,才会停下来休养生息,赵佶读过那么多的书怎得就不明白这个粗浅的道理呢?
赵佶懂不懂不知道,收复燕云十六州,他倒是很积极。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已经开始暗中命令使官悄悄去联络金国,准备等金国彻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