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正越南往前走,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在这无尽的黑暗之中,陈正南前世的记忆忽然清晰了一点。
他记得,前世的自己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内容大致是胡濙的后代子孙写的回忆性文章,其中讲道:永乐五年,胡濙受命密访建文帝,对外以访张三丰张邋遢为名,直道永乐二十一年才有结果!
终于找到建文帝的那一年,正值朱棣第四次亲征阿鲁台。
在远征途中的一天深夜,朱棣“闻濙至,急起召入”。两人交谈了几个小时,“漏下四鼓乃出,至是疑始释。”
胡濙在永乐二十一年替朱棣吴决了建文帝的疑问,此后朱棣“疑始释”,一块石头落了地,这才舒眉释怀,心理上彻底吴脱、放下,此后始得心安。
胡濙终于成功地访到了建文帝,更因在密访建文一事上立有大功,先是于永乐十四年由给事中升任礼部左侍郎,后又升任尚书,并成为明宣宗托孤大臣之一!
那么,胡濙访道的结果是什么呢?
说来,胡濙一开始走了很大一段弯路。
最初,所有人都猜出,建文帝经秘道逃出宫城以后,肯定会以出家做和尚的方式谋生,存活。
胡濙的寻访也是以此为线索,按找“和尚”的思路去找。朱棣为了帮他,还把全国的和尚登记造册,结果整整找了九年,无功而返。
折腾了九年之后,有高人给胡濙指点,让他转变思路,从“尼姑”里去找建文帝。
结果,真的给他找到了。
胡濙和身穿尼姑装的建文帝见了面,通过他的年龄、外形、气质、书法、随身宝物和家世经历,均得到印证,还问清了他的游历情况和生活情况,进行了长时间的深谈。
建文帝告诉胡濙:第一,我知道朱棣在找我;第二,我已经对治理国家、对帝位彻底死了心;第三,我认识到,我失去帝位,
天下归于朱棣,这一切都是天命,自己和朱棣都应该顺应天命。第四,天下现在被朱棣治理得很好,我很是赞许,也很欣慰,只愿老朱家的天下如此下去才好。
朱棣得知这些情况后,特别是知道朱允炆竟是男扮女装为尼姑以后,才彻底吴脱,释怀,不再追究建文帝。
想着这些前朝的往事,陈正南不由又向前走了很远,就在他正疑惑时,发现,路居然走到尽头了:前面,由于上面拱顶坍塌,路被彻底堵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