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的王子彘,已经十三岁了,当年汉王初出茅庐之时,也是这个年纪。
王子彘此刻还沉浸在攻陷北津戍的喜悦之中。
此战,儿良为了锻炼王子彘,让他负责带领五营之兵,攻占大洪山巅的楚军营盘。
王子彘与当年的汉王俱酒有很大不同,他并不冲动,不是那种动不动就挥剑上阵的主,反而喜欢在军事沙盘面前仔细琢磨,排兵布阵。
最后他采取的前山佯攻、侧翼包抄战略,完美全歼了山顶楚军,将兵书中学过的韬略真实运用到了实战中。
不止如此,战后他还亲自前往战场查看地形,对战役进行完整复盘,检讨不足,总结经验,这个习惯就非常好!
儿良进入帐中:“臣参见王子!”
王子彘立即起身,毕恭毕敬地向儿良施礼:“右将军!”
曾经有一段时间王子彘喊儿良“师父”,被细心的儿良给纠正了。为王子配备什么人当老师,那是王上的权力。
他与王子虽然有师徒之实,却不能擅用师徒之名。因为王子彘如果被封为太子,那么他的师傅就是少傅、太傅,这个尊位只能汉王给,而不能自己主动顶上去。
儿良将此刻军情分析了一番,提出了北上和南下两套方案,供王子彘决断。
这既是对王子彘的尊重,也是对王子彘综合判断能力的一种考验。
王子彘闻言双眼放光,第一次上战场,就遇到了楚王离都这么好的战机,怎么能令人不兴奋呢?
他心潮澎湃地俯下身子,在楚国沙盘上不断巡睃,心中不住盘算。
良久,王子彘抬起头来,两眼之中跳着亮光,兴奋地道:“右将军,彘以为,我军当迅速南下,直捣虎穴,径取郢都!”
儿良平静地道:“王子此举,有何考量?”
王子彘道:“其一,宛郡集中了我汉近五十万大军,加之对降卒的整编,其总兵力可达到六十万以上。我军有火器之利,飞虎之能,楚王以六十万对六十万,绝无胜算,更遑论‘反包围’了!”
“其二,武安君、昌国君俱是兵家翘楚,相国擅长统驭四方,此三人者,放之天下,皆人杰也,岂是熊商可以比拟?”
儿良点点头,继续听王子彘的高论。
“其三,我军若是北上,自可加快宛郡之战进度,楚王被擒或身死,已是定论。然楚王虽没,郢都王室尚有诸熊可用,楚人再立一位楚王,不过须臾之事。”
“楚王在,楚都存,则楚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