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嘉佑六年十月十八日,西夏7万精锐与13万农兵兵分四路,向着秦凤路、泾河路杀去。
一时间,边关烽烟四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消息很快传至汴京,大周震动朝野。
金銮殿内,大臣们争论不休。
副相申时行身着紫色官服,小心翼翼地出列,躬身道:
"陛下,西夏此番兴兵,皆因秦凤路经略副使徐子建与经略使欧阳修行事过激。
徐子建竖起羞辱性界碑、斩杀西夏商贾,欧阳修杖责西夏使者,此等行为才激怒了西夏。
依臣之见,不如将徐子建撤职查办,治其罪,再将欧阳修贬官,给西夏人一个交代,或许能让他们罢兵,平息这场战事。"
话音未落,副相文彦博已大步出班,袍袖翻飞间满是凛然之气:“荒谬!徐子建何罪之有?他疏浚三门峡河道,使陕西粮道畅通无阻,解关中百万军民饥馑之困;
他们于河湟开疆拓土,三月间筑城五座,收降番部数万,此等功勋!
若因西夏陈兵便自毁长城,他日强敌环伺,难道要将满朝文武尽皆献予敌寇?”
他猛地看向诸位大臣,声如洪钟:“昔年苏洵着《六国论》,痛陈‘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之弊。
我大周坐拥百万雄师,若连西夏小邦胁迫都要屈从,岁币年年加,榷场处处开,国威何存?
民心何安?长此以往,与那割地求和的六国何异!”
文彦博言辞铿锵,惊得殿上烛火都微微摇晃,满朝文武或面露惭色,或颔首称是。
就在此时,内侍匆匆而入,声音发颤:"陛下,辽国使者萧图玉求见,已至宫门!"
萧图玉身着华丽契丹服饰,皮靴踏在金砖上发出傲慢的声响。
他甩袖呈上国书,满脸倨傲:"我大辽陛下闻西陲兵戈起,特命本使传诏:大周须交出河北十县城,增开榷场十处,否则燕云十六州二十万铁骑,旬月间踏平河北!"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唯有萧图玉皮靴的摩擦声刺耳地回荡。
嘉佑帝龙袍下的双手紧握,指节发白。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深知此时的大周难以同时应对辽、夏两强。
枢密使富弼整了整官袍,银须飘动间尽显从容。
他踏出朝班,目光坚定:"陛下,臣请命出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