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来,就为学这个?搞慈善?”
夏炎解释道:“老大,苏姐的意思是借鉴方法,快速在交州推广,毕竟太平道士兵的忠诚度,是经过血火考验的。”
石渊摇摇头,切换了画面:“韩老大,太平道的崛起有其特殊历史背景——乱世。”
“在相对承平的‘盛世’,其依靠末世预言和均贫富口号吸引底层民众的模式,效率会大打折扣,因为缺乏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纽带。”
随后,视频画面定格在一个百年前的中年男人照片上。
男子微胖,戴眼镜,头发微卷,眼神有些茫然疲惫。
“比如这位先生,典型的社会边缘人,无房无车无妻,无存款无稳定工作,人生一片灰暗。”
画面一转,是热闹的婚礼现场。
还是那个男人,西装笔挺,容光焕发,正与一位温婉的女子交换戒指。
他们面前,站着一位主持仪式的牧师。背景里,宾客满座,乐队演奏,车队整齐。
石渊的声音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他成为信徒后,教会为他组织了上百次相亲,帮他找到了工作,促成了这段婚姻。”
“婚宴、乐队、车队……所有开销,他没有花过一分钱。”
“试问,当他从一无所有到拥有家庭、事业和希望,他有什么理由不信奉带给他这一切的‘主’?”
“而他这样的人,在教会中还有很多,教会为他们付出了很多,不仅没有亏钱,还越来越有钱,这个课题,不值得研究吗?”
“当然,放在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肯定没有研究的必要,但是这些模式很适用于农耕社会的灵境,这就是我们来这的缘由。”
韩星河思索了片刻:“嗯!这就是你说的人文关怀?”
华策摇头:“不止这些,孤寡老人,儿童,教会都有出力帮忙,小到维修家具,大到婚恋事业,生老病死,都有人帮助。”
“在做这些的同时,教会还会维持经济,保证有钱持续运营。”
韩星河依旧不屑:“呵,国内搞宗教的多了去了,去个寺庙还要收门票,上香都需要交钱,基督教不也是这一套东西,我不觉得有什么新鲜的。”
石渊道:“韩老大说的是那些坑蒙拐骗的商业化行为,正规教堂不收任何费用,纯自愿,教堂的资金一方面是经营商业,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信徒捐赠,自愿捐赠。”
“韩老大应该学习其中可取之处,而不是抱有成见,苏总希望以最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