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夜幕深沉,万籁俱寂之时,葛狗子终于踉跄至台前县李家军的营地边缘。此刻的他,已近油尽灯枯,仅凭一股不屈的意志,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嘶哑着喉咙呼喊:“救命……哪位好汉,救我一命!”
这微弱的呼救声,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厉,却也幸运地引起了巡逻中李家军士兵的注意。他们迅速围拢过来,发现了倒在地上的葛狗子,犹如风中残烛,奄奄一息。
士兵们毫不犹豫地将他抬进了一间温暖的房间,那里炉火正旺,驱散了周身的寒意。一碗温热的米汤,小心翼翼地灌入他干涸的唇齿间,仿佛是生命的甘霖,让葛狗子在朦胧中缓缓睁开了沉重的眼皮,重新握住了生的希望。
“我这是身处何方?”葛狗子心中茫然,目光中带着几分恍惚。
一位身着军装,气质沉稳的军官,嘴角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缓缓言道:“老乡,勿需惊慌,此地乃李家军的营地。咱们的弟兄在外巡逻时,恰好遇见了你。瞧你这一身湿透,寒风中瑟瑟发抖,究竟是从何方而来?待会儿我定会安排人手,护送你安全归家。”
军官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缕暖阳,瞬间融化了葛狗子心中的冰霜,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片刻之后,情绪稍定,葛狗子便将自己白日里所遭遇的种种奇遇,一五一十地向这位和颜悦色的军官倾诉而出。
军官闻言,神色凝重,显然意识到了事态的紧迫。他当机立断,吩咐身旁的士兵好生照看葛狗子,自己则需立刻着手处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钱大壮一接到金人悄然渡河的风声,便雷厉风行地召集了所有军官,不顾夜色深沉,紧急召开了一场会议。
此时,李家军的铁骑与步卒已严阵以待,两万余众分别在阳谷与台前两地扎下营盘,宛如两道坚不可摧的壁垒,誓要阻挡金军任何突如其来的侵袭。
白昼时分,葛狗子所探得的金军动向,如同迷雾中的一缕微光,透露出些许端倪。那些金人的矛头所向,似乎并非直指李家军的地盘,而是另有图谋,目标隐隐指向了黄河南岸,李刚的义军队伍。这一发现,让会议的氛围更加凝重,每位军官的眼中都闪烁着对即将来临战局的深思与警觉。
在莘县这片古老而沉静的土地上,李家军的统帅岳鹏心急如焚,他迅速放飞了一羽信鸽,携带着紧急的消息划破长空,向远方的义军传递着预警——务必未雨绸缪,谨防金兵出其不意的突袭。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玩笑,岳鹏心中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