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良资本家那样压榨工人的辛勤付出呢。
所以,他这次提出的建议,是在不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前提下,再次提升生产效率。
这才是真正的优质建议。
“主任,这是我根据一线生产实际状况,思考出的一些建议。”
“主要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从而达到提高产能的目标。”
“另外,鉴于之前第三生产线发生了安全事故,我在了解一线生产实情的基础上,手写了一份安全生产手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工人们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手册操作机器,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要确保执行到位,可能需要在制度上配合一些约束措施,例如,不按照操作手册执行者,将在全厂范围内通报批评,并酌情扣除部分工资。”
“当然,惩罚不是目的,主要目的是让工人们充分重视起来,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陆恒陈述完毕,又补充了一句:“这只是我个人浅显的看法,其中肯定存在一些考虑不周之处,还需主任您多加指正。”
确实有一些小细节考虑不够全面,那是陆恒有意为之,旨在让林国华自己找出并填补这些漏洞。
如此一来,他就能在安全生产手册作者一栏署名,分享这份功劳。
有功劳可领,他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这些建议尽快落实。
当然,前提是他给出的建议具有高度可行性。
陆恒不可能凭空臆想,他精心构思的建议均具备极高的实施可能性。
诸如优化操作流程,仅仅是调整几个步骤顺序,就能带来一定的产能提升,何乐而不为?
再者,针对安全生产问题,考虑到三线事故的警示作用,此时提出这样的建议,可谓恰逢其时。
对林国华而言,先前第二车间发生事故后,他也急需一份实质性的贡献,以弥补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久之后,两人意见达成一致,出现在了会议室。
厂里的众多高层也被召集前来。
“咱们厂的小诸葛真是了不起,这次又给我们带来了意外之喜。”
“他针对我们轧钢厂的安全生产问题,以及生产效率提升问题,再次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是他亲手撰写的效率提升方案和安全生产手册,我已经复印了几份,大家先看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