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并没有预料过会那么早就受到名流前来归顺。
### 246
原计划中,当他与始皇约定的半年期限一到,尚书司的政绩将会震动四方。届时,尚书司必将名声大噪,吸引大量人才的关注。接下来,他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扩展他的官署。
一方面巩固民心;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声望;第三则是吸纳各地的人才,确保官署内部能够保持稳定。
陈平突然的来信打破了秦长青的既定计划。他眉头紧锁道:
“朝歌那边是断然不能派陈平去。”
“现在最好的办法,便是先把陈平安排到咸阳来。”
“这段时间主动上书推荐自己的文书太多,可以让陈平负责这些事,并从中挑选有用之才。”
思虑片刻。
秦长青点头认同了自己的方案。
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达。
说道:“我要写封信,你直接把信交给陈平,并亲自护送他来咸阳。告诉他,我对他会另有任用。”
听到这句话。
达心中微微一颤。
他很少见秦长青如此激动。
连忙应道:“下吏遵命。”
秦长青点了点头。
从竹筐中拿出一张空白的竹简,轻轻蘸了点墨汁后,开始奋笔疾书。
不多时。
信件就完成了。为了快速让墨汁干燥,他在炉火上稍微烤了一番。随后,封好信,用绳子扎牢,并未用封泥封固。
达恭敬地接过来。
躬身说道:
“下吏必定亲手将此信送到陈平手上。”
“请公子放心!”
秦长青提醒道:“一路注意安全。”
达回道:“下吏告退。”
他脚步缓缓地退出大厅。
秦长青重新坐在座席上,陷入了沉思。
他甚至设想了萧何与韩信前来投奔的情景。
然而,
他也明白目前形势:萧何与扶苏交情深厚,自己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尚未真正占据主动,短期内萧何不可能转向自己。
至于韩信,
可能还在四处漂泊。
若能得到萧何和韩信这样的辅佐,一人主内,一人主外,内外结合。哪怕六国残余势力多么猖獗,也难以撼动大秦江山一分一毫。
……
另一边,在豪华府邸的书房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