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旻抱着乔装打扮好的华昇跟着她身后,不解地扯了扯她的衣袖。
华滟的面容就在那忽明忽暗的光芒笼罩下,缓缓凝固出一个惊骇的表情。
华旻愣愣地看着她。
“是鞑靼人, 火,是鞑靼人放的。”她说。
一时间竟没能理解她话语里的意思。
“噤声!”广德大长公主用气音低声道。
可是, 如今一屋子的人死一般寂静。
他们这一行人被胁迫着北上, 虽然一路上许子攸都刻意把控着他们与外人的联系,可是他们终究是活人, 不可能不吃喝拉撒,而为了不撕破明面上的君臣之名,不管实际上他们受到的待遇如何,表面功夫总是要做的。那么皇帝要见羽林军, 还拿出了君臣名义来,许子攸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只是百年皇家威仪,许多的规矩都是不好说出口的。只要人进来了,见了一面,眼神对上了那么一瞬,不少信息便已通过行礼时的动作传递过来了。
温齐以摄政之名击退北虏,夺回上京,力挽狂澜,一时间民望大增,但不少早年分封出去的藩王或一方封疆大吏却从这场战争中窥见了朝廷的虚弱,纷纷蠢蠢欲动起来。山东鲁王、陕西节度使杨云岫、两广南越王、福建闽王、江南江北两道……均有自己的心思。或是打量着皇家势弱,想从中分一杯羹;或是怀揣着皇帝体弱,欲扶持皇子立下从龙之功的心思;或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帜,实际上欲自立为王,当真是十六路烟尘十八路反王,各怀鬼胎。
十几只眼睛在黯淡的摇晃的烛光下眨了眨,又齐齐望向华滟。
华滟紧挨着老旧朽败的门板,这驿站偏远破旧,连倒座门房的墙门也无力修缮,华滟的脸庞甚至能感知到透过孔隙传来的湿漉漉的雨意。
许子攸带来的人马中终于有人发现了火情,开始奔走呼叫起来。
“快救火!”
许多人奔来跑去,渐渐惊动了驻扎在驿站外的大批队伍。士兵们救火途中撞见鞑靼人,顿时如临大敌,纷纷披挂起来迎上前去,一时间双方竟成角斗之势。
她的脸色愈发苍白。
华滟说道:“趁现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跑!按计划行事!我相信大胤的羽林军之勇猛!”
几人一齐动手,将白日虚掩在门板上的黄泥土块搬开,又把门板卸下来。
马厩一角系着几匹马,是萧英叡着人刻意留下的。
周遭是愈燃愈烈的熊熊大火与兵甲砍杀之声,这一处小小的不起眼的马厩,倒成了驿站里最安静的所在。
她示意众人低头俯身,轻轻开口。
尹氏挣扎了一番,终是垂下头来。
“好。”华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